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叶类 > 番泻叶
编号:10285031
番泻叶的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http://www.100md.com 《中国药师》 2000年第4期
     作者:吕金胜 何凤慈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药剂科 重庆 400042

    关键词:番泻叶;药理学;不良反应

    中国药师000425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Delile)的干燥小叶。 性味甘、 苦、 寒, 归大肠经。 具有泻热行滞、 通便、 利水之功能, 主治热结积滞、 便秘腹痛、 水肿胀满。 番泻叶含番泻苷A, B, C,D(sennoside A, B, C, D)[1], 大黄酚(chysopanol, chrysophanic acid)的葡萄糖苷, 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2]以及多糖(polysaccharide)[3]。 尽管用于临床已久, 但近来又发现其一些新的用途及不良反应。
, 百拇医药
    1 药理作用

    1.1 致泻作用 目前的报道认为, 服番泻叶浸剂, 由胃和小肠吸收,在肝中分解, 分解产物经血行而兴奋骨盆神经节以收缩大肠, 导致大肠运动而致泻。

    1.2 抗菌作用 番泻叶的醇提取物对葡萄球菌、 白喉杆菌、 伤寒杆菌、 副伤寒杆菌、 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其水提取物则仅对伤寒杆菌有活性。 其次, 对奥杜盎小芽孢癣菌、 星型奴卡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1.3 止血作用 番泻叶粉口服后可增加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含量, 缩短凝血时间、 复钙时间、 凝血活酶时间与血块收缩时间而有助于止血。 番泻叶中的晶纤维和草酸钙簇晶有局部止血作用。 从番泻叶中分离出番泻叶苷A, B, C,D, 动物实验证明有明显止血作用。 30%番泻叶水浸液在胃镜直视下喷洒于出血病灶, 有立即止血作用。 以番泻叶的总蒽醌苷与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给动物腹腔注射, 行断尾毛细血管法测定, 表明番泻叶苷具有止血作用, 且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止血效果几无差别, 提示小剂量即可达到止血目的[1]
, http://www.100md.com
    1.4 肌肉松弛与解痉 番泻叶有箭毒样作用, 能在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接头处阻断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 从而使肌肉松弛。 番泻叶中某些羟基蒽醌类成分具有一定解痉作用, 能使胆管等松弛[1]

    1.5 抗胃粘膜损伤 实验表明, 番泻叶对盐酸和吲哚美辛引起的大鼠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10%的番泻叶煎剂可明显减轻由0.6 mol*L-1盐酸和皮下注射吲哚美辛所引起的胃粘膜损伤[3]

    1.6 毒性 番泻叶苷的小鼠半数致死量为1.414g*kg-1, 折合番泻叶生药为36.3 g*kg-1, 该剂量大于临床口服治疗量300倍以上。 有人对服用番泻叶的患者102例, 于治疗前后作尿常规、 血肌酐、 尿毒氮、 谷-丙转氨酶、 黄疸指数及心电图等检查, 未发现明显异常现象[1]
, http://www.100md.com
    2 临床应用

    2.1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① 胃弱消化不良、 便秘腹胀[2]。 ② 十二指肠及胃溃疡性出血,有效率达100%[4]。 ③ 细菌性痢疾并发顽固中毒性肠麻痹, 认为使用本品比新斯的明好, 并有抗菌作用[5]。 ④ 急性胰腺炎、 病情重者, 除口服外, 再配以保留灌肠[6]。 ⑤ 治疗细菌性痢疾, 具有迅速退热和大便培养转阴的特点, 对辩证为温热型与普通型效果较佳[7]。除此之外, 还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和药源性便秘。

    2.2 治疗泌尿系统疾病 ① 慢性肾功能衰竭。 有报道, 用番泻叶治疗后,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Cr、 BUN、 血红蛋白、 血浆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 治疗过程中患者高血压下降、 心衰改善、 消化道症状和皮肤奇痒均有改善[8]。 ②泌尿系结石。 应用本法治疗时停用其他药物, 有效率达82%[9]
, http://www.100md.com
    2.3 其他 ① 外科。 番泻叶在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如用番泻叶浸泡剂调整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 手术前肠道准备、 骨折便秘、 肛门疾病手术前后, 放射检查前, 肠麻痹等[10]。 ② 产褥期便秘。 服用一次即可见效。 但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用[1]。 ③ 流行性出血热。 用番泻叶煎水代茶饮, 以排出稀便为度, 效果良好[4]

    3 不良反应

    3.1 主要表现为全身发冷, 寒战,胸闷不适, 呼吸困难, 口唇发干, 体温升高, 脉搏加快等症状[11]

    3.2 心血管系统反应 ① 血液恶性变。 少数老年患者服后出现头痛及频繁呕吐, 躁动不安, 血压下降, 四肢湿冷, 浅昏迷至深昏迷[12]。② 诱发脑梗塞, 症状为肢体麻木无力, 活动不灵, 言语不清[13]
, http://www.100md.com
    3.3 神经系统反应 ① 癫痫样发作。 用药后突发喉间痰鸣, 呼吸急促, 四肢抽搐, 神志不清, 继之出现双手握拳, 牙关紧闭, 双目上视, 口吐白沫, 不省人事, 类似癫痫大发作[14]。 ② 神经系统的中毒反应。 表现为颜面部麻木, 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有痛觉减退[15]

    3.4 消化系统的反应 ①剧烈吐泻。 有患者服药后频繁呕吐, 不能进食, 食后即吐, 有或无腹痛, 同时剧烈腹泻, 先为粪便, 后为水样便[16]。 ② 黄疸变。 用药后3~5 d, 病人出现头昏不适, 疲倦无力, 发热尿黄, 体温上升, 巩膜黄染。 个别病人肝脾肿大, 有的出现低血红蛋白, 肝功能示血清总胆红素升高, 凡登白试验间接反应阳性, 尿胆原明显升高[17]

    3.5 其他 ①急性尿潴留。 其表现为不能自主排尿, 下腹隆起, 腹胀和轻度腹痛, 膀胱区扣浊[18]。 ② 盆腔炎样腹痛。 少数女患者用药后出现下腹痛, 腹泻后疼痛加剧, 下腹部腹肌紧张, 压痛及跳痛[16]。 ③ 成瘾性。 多发于长期用药患者, 所致依赖性的戒断症状主要表现为: 焦虑不安, 全身疼痛, 失眠, 瞳孔放大, 面热潮红, 厌食, 体温上升, 呼吸加快, 收缩压升高, 体重下降, 偶有呕吐, 腹痛现象发生[19]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 番泻叶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已超出了通便消胀的范围, 尤其是对某些急症的治疗。 药理实验证明, 本品具有抗菌、 泻下、 止血、 肌肉松弛与解痉以及抗胃粘膜损伤[3]等作用。 其归经除入大肠经外, 还应包括肝经、 脾经和胃经。 但番泻叶的毒副作用亦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发生的原因除与病人的个体差异有关外, 主要与用药剂量过大有关。 番泻叶常规用量为3~6g, 若剂量过大, 可产生一系列毒副反应, 故应引起注意。 其次, 在治疗习惯性便秘时不可长期连续使用。

    参 考 文 献

    1,Wagner H. Drogen-analyse, 1983;99

    2,冉先德. 中华药海, 哈尔滨出版社. 1993.99

    3,Muller B M, Kraus J, Frauz G, et al. Chemical 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s from Cassia Angustifolia Leaves. Planta Med, 1989, 55(6):536
, 百拇医药
    4,满维新, 红军. 番泻叶的临床应用况. 中医药信息, 1993,(6):24~2

    5,王秉良. 福建医药杂志, 1989,11(2):4

    6,朱筱芳, 钟伏生. 番泻叶的临床新用与副作用. 江西中医杂志, 1995,26(6):44

    7,金亚城, 杨建华. 番泻叶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浙江中医杂志, 1988,7月号:334~335

    8,杨维今, 王华庚. 番泻叶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中医杂志, 1989,(4):49

    9,温称荣. 番泻叶治疗泌尿系统结石34例临床观察. 新中医, 1994, (11):18~20

    10,王民, 阎世明, 王静远, 等. 番泻叶浸剂灌肠在腹部手术后应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 18(9):540
, 百拇医药
    11,张灵芝, 赵素云. 番泻叶致过敏1例. 河北中医, 1991, 13(4):7

    12,李良,马玉清. 口服大剂量潘泻叶致恶性血压变化的报告. 中国中药杂志, 1991, 16(10):627

    13,邵先玉, 卜令秀. 冲服番泻叶诱发脑梗塞1例. 山西护理杂志, 1995,9(5):227

    14,赖祥林, 罗眉. 番泻叶导致癫痫样发作1例. 中国中药杂志, 1990,15(7):54

    15,张萃. 番泻叶中毒3例报告. 贵阳医学院学报, 1994,19(4):390

    16,张通阜. 番泻叶严重副反应. 江苏中医, 1997, 18(11):35

    17,司君利. 口服番泻叶甘露醇致急性肠梗阻7例报告. 中国厂矿医学, 1995, 8(6):359~360

    18,冯国勤. 番泻叶致急性尿潴留1例. 新药与临床, 1992, 11(3):59

    19,袁令双, 陈发荣. 番泻叶不良反应及其防护. 时珍国医医药, 1999,10(2):138~627

    1999-11-02:收稿 2000-04-05:修回,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叶类 > 番泻叶